化学系简介
忻州师范学院化学系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现有化学(师范、优师专项)和应用化学两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142人。化学系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总人数73人,专任教师55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2人,博士学位教师44人,教师中博士占比80%。拥有山西省教育系统模范教师1人,华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14人。
化学学科为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硕士点建设学科。拥有山西省高等学校材料计算化学重点实验室1个,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平台功能材料与理论模拟(A类)重点实验室1个。
化学专业为山西省优势专业、一流专业、山西省品牌专业、教育部特色建设专业,于2024年10月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中学教育二级)。现有山西省一流课程2门、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6门、重点建设课程2门。拥有山西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课堂教学改革竞赛获奖2项。化学教学实验室为山西省高等学校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实验室面积8000平方米,2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共19台(套),设备总资产3458.4余万元。
2021年以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山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忻州市科技局项目等各类纵向项目71项,签订横向项目30余项,到账科研经费530余万元。在Nat. Commun.,Angew. Chem. Int. Edit., Chem. Commun.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65余篇,其中SCI/EI收录116篇;获批各类专利20余项,转化11项,转化收益达47万元。现有忻州市科技创新团队1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4个和科研机构2个。
多年来,化学系党总支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2024年入选“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学生党支部自2018年入选首批全省样板党支部以来,工作扎实有效、特色鲜明、成绩突出、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系党总支连续五年被学院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学生党支部连续七年被学院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学生党支部2018年被评为“山西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年被评为“山西省五四红旗团支部”。
化学系坚持立德树人,扎实推进“三全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18年化学系被确定为山西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始终把“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高度重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大思政”育人格局。引导鼓励学生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学生考研率平均在45%左右,就业率81%左右,毕业生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与好评。近5年来以学生第一作者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荣获山西省“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国际创新大赛等竞赛中获奖共20余项、田家炳杯师范生教师技能大赛国家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中国大学生化学创新设计实验竞赛西北赛区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项,省级18项;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
我们将继续以“脚踏实地、坚韧不拔”的化学系精神为动力,以“重德厚学、务实求真、团结进取、拼搏创新”的化学系系训为准则,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努力奋斗。
专业介绍
070301化学(师范类,本科,四年)二A理工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依托忻州师范学院师范教育优势,适应新时代地方基础教育发展需求,立足忻州、面向山西、辐射全国,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师德规范和浓厚的教育情怀,具有全面的化学专业素养和中学化学教学能力,具有一定的班级管理和综合育人能力,具有较强的反思精神、创新意识、教学研究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胜任地方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愿意献身党和人民基础教育事业的高素质人才。或在其他相关领域从事科研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或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和创业型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化学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化学基础实验、化学综合实验、研究性、设计性实验。
主干学科:化学。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大学生军事训练、大学生公益劳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毕业论文等。
就业方向:中小学教师及管理人员,也可继续考取化学、材料类研究生,也可去能源、化工、医药、食品、环保等行业企业从事生产、技术、行政管理等工作。
070302应用化学(非师范类,本科,四年)二B理工类

学生正在做基础实验、创新实验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化学化工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能力,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能在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从事食品研究与开发、应用分析等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精细化工、食品化学、化学基础实验、化学综合实验、研究性、设计性实验、应化专业实验。
主干学科:化学。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大学生军事训练、大学生公益劳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课程实习、岗位实习、毕业论文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继续考取化学、化工类研究生,可到石油、化工、环保、商品检验、卫生防疫、医药、食品等行业企业从事生产、技术、检验检测、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可从事教育工作。

核磁共振仪(左)、液质联用仪(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