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志愿服务|添爱为翼,化碍为冀

时间:2025-05-14 16:36:46  作者:  点击量:


202559日上午,忻州师范学院化学系各班志愿者们带着满满的爱与期待,走进忻府区爱心特殊教育学校,开启了温暖人心的添爱为翼,化碍为冀志愿活动。

早上8点,志愿者们身着红马甲,怀揣着精心准备的小礼物和手工材料,踏上了前往学校的大巴。一想到即将见到的孩子们,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这不仅是对未知相遇的憧憬,更是对传递温暖的坚定。当志愿者们到达学校时,教室里早已坐满了等待的孩子,他们眼中闪烁的好奇,让初来的志愿者们放下了紧张,心中涌出一股暖流。

IMG_264

指尖故事,心灵对话。在捏彩泥的教室里,志愿者们成了孩子们的魔法老师。当五颜六色的橡皮泥摆在桌上时,原本有些害羞的孩子们瞬间探出了小脑袋。我们先做小红花好不好?志愿者的话音刚落,一双双小手便迫不及待地伸向彩泥。第一轮志愿者示范时,志愿者们手把手地教孩子们怎样把彩泥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到了小朋友尝试环节,孩子们都认真努力地捏出花瓣的形状,在捏好抬头望向志愿者时,志愿者的一句你们做得太棒了!让小朋友们绽放出了明媚灿烂的笑容。小朋友们制作的每一件作品都盛满了他们独一无二的想象。这些细腻的指尖互动,成为了打开小朋友们心灵的钥匙,让志愿者们可以踏足他们的小世界传递温情。

IMG_267

画画环节同样充满感动。志愿者们带着孩子们用画笔说心里话,一个孩子在纸上画了个直升飞机,志愿者轻轻问:是想飞到更远的地方看看吗?孩子害羞的点了点头。孩子们所绘制的这些充满想象力的画面,让志愿者们看到了特殊孩子们内心深处的纯真宇宙。

IMG_270

在剪纸拼接环节。志愿者们轻轻展开拼贴画,我们今天要拼出多彩的图案哦!志愿者举起示例图,随后牵起他们的手,引导他们将每一个图案逐一贴好,共同完成一幅幅美丽的拼贴画,孩子们每完成一步,志愿者就为他们竖一个大拇指作为鼓励。通过制作拼贴画的互动,让志愿者们看见了每个灵魂里闪烁的星光——那是用贴纸、用指尖温度、用小心翼翼的信任,共同拼出的最璀璨的宇宙。

IMG_273

光影流转,爱有形状。在拍拍敲敲的游戏中,小蓝牙音响响起欢快的旋律,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跟着节奏拍手、转圈,节奏感不强的拍打声里,藏着最动人的默契。

IMG_276

手势舞教学时,志愿者们通过肢体语言与孩子们进行互动,志愿者的身影与孩子们的动作渐渐重合,在《红山果》的旋律里,分不清是谁带动了谁,只看见笑容在每个人脸上绽放。

IMG_279

拉手转圈圈环节。志愿者们轻轻牵起孩子们的手,掌心的温度悄悄漫过每一个指尖。来,我们拉个圈圈走走……”志愿者的声音混着舒缓的音乐响起,那些小身影渐渐聚拢,音乐停下时,我们给出蹲下的提示,大家都默契地蹲了下来。大大小小的轮廓转成漩涡,不过是手心相牵的安全感,是跟着节奏摆动的自由,却让温暖在指尖与心间悄然流动。

活动中我们还对一些老师进行了访谈。景珞老师表示非常感谢师院化学系学生及小组长来校慰问,对活动表示认可。学生们的到来为特殊儿童提供了与社会交流的机会,但应更好地挖掘每个孩子的内心特长,以针对性开发智力。希望未来能与师院有更多志愿活动的开展。

IMG_282 

IMG_283

告别时刻,爱未停歇。活动尾声,志愿者们将装满祝福的贺卡送到孩子们手中。离开时孩子们都很热情的朝志愿者们挥手告别,还有些孩子们用不太清晰的发音重复再来。这些被上帝暂时调慢成长速度的小天使,用最纯粹的笑容告诉我们:快乐从不需要复杂的语言,当指尖触碰彩泥的那一刻,当玩具递到手中的瞬间,心与心的靠近,本就是最温暖的沟通。

返程的公交车上,志愿者们翻看手机里的照片——有孩子们举着彩泥作品的欢喜表情,有画画时投入的认真模样,还有做游戏时跃动的笑容模样。这些画面处处透露着真实的温暖,此次活动让每位志愿者都收获了更多的感动与力量。

IMG_286

这场志愿活动不是终点,而是爱的起点。未来有机会将定期开展更多活动。那些曾在阳光下绽放的笑容,那些指尖传递的温暖,那些心灵相遇的瞬间,都在告诉我们:爱或许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但温暖始终相通。愿这份爱如同一颗种子,在特殊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也在更多人心中播下善意的火种——因为每一个灵魂,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校对: 赵强  乔洪涛  王迎进


一审: 赵强  二审: 王迎进  三审: 刘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