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教学团队
您当前的位置: 本站首页 > 师资队伍 > 分析教学团队 > 正文

于雄胜

时间:2025-03-16 18:51:29  作者:  点击量:




姓名:于雄胜

职称:讲师

学历:博士研究生

电子邮箱:xinongyxs@163.com

办公地点:生化楼A410

研究方向:环境污染检测与修复

所带课程:分析化学、仪器分析、食品分析与检验

【个人简介】

于雄胜,男,汉族,出生于1981年11月,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主要从事环境污染检测与修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相关领域科研工作,分析化学相关教学工作。擅长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教育,获批多项横向项目,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学生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银奖4项,铜奖10余项。

【教育背景】

2007.09—2016.03 浙江大学,环境资源学院 土壤学 博士

2003.09—2007.0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农业资源与环境 学士

【工作经历】

2017.09—今 忻州师范学院化学系 讲师

【荣誉获奖】

1. 2022年 忻州师范学院优秀教师

2. 2019年 山西省科技工作者双创大赛/数码成像法“互联网+”甲醛自测及应对方案,优秀奖

【主要研究成果】

一、研究课题

1.农田土壤团聚体结构特征分析项目,佛山市铁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24.06-2025.12,4万元,主持

2.生物质炭施用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研究-测试分析项目,广东省土壤与生态环境研究所,2021.09-2023.09,12.9万元,主持

3.忻州市污水排放口毒品含量定量分析,忻州市公安局,2020.07-2022.07,5万元,主持

4.有机酸对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机理研究,山西省教育厅,2019.10-2021.10,2万元,主持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土壤团聚体的微结构和形成机制及其对碳的物理保护(项目编号:41701242),2018.01-2020.12,28万元,参与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水稻土氧化-还原过程耦合五氯酚降解的微生物学机理研究(项目编号:20977077),2010.01-2012.12,35万元,参与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碳氮铁耦合作用下的水稻土中典型污染物迁移转化与微生物学机制(项目编号:41090284),2011/01-2014/12,168万元,参与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130532,地带性土壤中天然纳米颗粒的表征及其对典型污染物关键界面过程的调控作用与机制,2012.01-2016.12,280万元,参与

二、代表性论文

[1]于雄胜,江振岳,张文英, 周国艳,王丽芳,郭青枝.谷子萌发及苗期生理生化指标对铅胁迫的响应[J]. 南方农业学报, 2022, 53(3):795-802.

[2]Xiongsheng Yu,Yong Liu*; Zhang Mu,Shaoying Ai, Rongping Wang, Li’an Zhu, Huihua Zhang, Ting Li, Yaqi Zhu, Chao Tu. Coupled Effects of Reduced Chemical Fertilization and Biochar Supplementation on Availability and Transformation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Vegetable Farmland Soil: An In Situ Study in Southern China.Agriculture 2021, 11, 97.

[3]Xiongsheng Yu, Yong Liu, Jun Lou, Xiali Feng, Haizhen Wang*, Jianming Xu*. Determination of water- and methanol-extractable pentachlorophenol in soils using vortex-assisted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2015,43(9), 1389-1394.

[4]于雄胜,罗敏意*,楼骏,柳勇.厌氧条件下土壤中有机氯降解动力学模型及其参数优化--以五氯酚(PCP)为例,生态环境学报,2013, (11):1853-1858.

[5] Yuping Wu,Xiongsheng Yu, Haizhen Wang, and Jianming Xu*. Does history matter? – Temperature effects 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based on phospholipid fatty acid (PLFA) analysis.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2010, 10(2):223-230.

[6] 柳勇,于雄胜,李芳柏*,徐建明*,楼骏,刘传平.紫云英水溶性有机物促进淹水土壤中五氯酚还原与铁还原.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4, 33(4):6876-94.

[7] 刘漫萍,于雄胜,平立凤,秦佳祎,宋静,徐建明,骆永明,柯欣. Community structure of mites in pah-contaminated field soils in eastern china.生态环境学报,2013, 22(4): 675-684.

三、专利

于雄胜,周国艳,乔洪涛,李佳,李海平.一种定量取样甲醛自测装置,专利号:Zl20202 1137269.1,2021.03.30。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杨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