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基地
您当前的位置: 本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平台基地 > 正文

分子功能材料研究所

时间:2025-03-20 08:39:11  作者:  点击量:

 

分子功能材料研究所成立于202311月,由以下成员组成:

任海仙,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聚焦于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分子荧光探针的开发、分子信号通路的光学成像和分子诊断等研究。

温维,有机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山西大同人。20117月于忻州师范学院化学系获学士学位,研究兴趣为有机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光动力治疗。

杜宇婷,理学博士,山西神池人。从事化学生物学方向的研究、设计、合成荧光探针方面。

王宏亮,工学博士,山西大同人。从事超分子化学的研究。

胡伟,武汉大学分析化学博士,英国巴斯大学和陕西科技大学联合进行化学生物学博士后。他专注于交叉学科的化学与生物医学研究,以解决生物医学实际问题为目标。

李娜娜,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博士,一直致力于具有AIE性质荧光探针的开发,

李莎,山西大学博士,致力于具有FRET性质荧光探针的开发。

高永娥,讲师,理学博士,近年来从事蚕丝蛋白基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和癌症诊疗一体化研究。

席福贵,男,生于19828月,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有(1)功能化MOFs材料 (2)新型智能吸附剂 (3)环境净化新材料 (4)绿色固体碱催化剂 (5)手性MOFs基催化剂。

高燕,女,生于19917月,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有(1)非均相催化 (2)能源清洁 (3)磁性材料。

谷建霞,女,生于19924月,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有(1)电催化 (2)电化学传感 (3)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董智云,女,生于19848月,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以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为主的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和应用。 将MOFs及其复合物/衍生物用于传感检测、光催化氧化、吸附去除环境新兴污染物。

秦璐,女,生于19875月,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金属有机配合物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环酯单体聚合性能的评价。

罗晓航,男,生于19895月,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性能碳基相变复合材料制备,低品位热热管理,清洁供暖。

王飞飞,男,生于19925月,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有(1)功能MOFs材料 (2)功能聚合物材料 (3)电化学传感。

金占斌,男,生于19909月,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有(1)功能MOFs基材料形貌调控 (2)光催化降解污染物 (3)多金属氧酸盐的制备及应用。

魏婷婷,女,生于199310月,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有(1)光电催化 (2)光催化固氮 (3)MOFs基纳米反应器的设计及应用。

陈雪涛,1988年生,女,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功能食品开发及其活性物质基础研究。

李慧卿,1972年生,女,长期以来主要从事生物活性分子研究,对生物体正常存活的基础物质及有益功能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在体外表达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性质、功能的研究,产品开发。

主要研究方向、内容及其技术路线

研究方向1:主要目标构建荧光探针为癌症等疾病的诊断、病理研究提供工具:1、查阅文献,确定相关疾病所涉及的生物标志物包括酶、受体蛋白、ROSRNSRSS、气体信号分子以及不同的肿瘤微环境(如极性、pH和粘度)为分析物,该标志物在疾病细胞中的浓度与正常细胞必须存在显著差异。2、根据分析物独特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识别基团,进一步根据识别基团的化学结构和检测环境确定信号报告基团,最终构建一系列荧光探针。3、从特异性、灵敏性、生物相容性等方面对探针的体内外诊断性能进行评估。4、对有潜力探针进行优化升级,如在探针中植入癌细胞靶向基团,或者基于多种分析物将探针发展成多靶点探针,提高诊断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1 近红外精准检测 GSH 荧光探针的设计思路及肿瘤细胞靶向评价

研究方向2:该方向利用卟啉金属配合物、花菁类化合物作为光敏剂,通过靶向技术、光学性能改善等手段增强抗癌活性。光动力疗法(PDT)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癌症治疗方法,具有低毒、 无创等优点,光动力疗法的本质是一种光化学反应,在光动力治疗过程中,光用来激活光敏剂 ,被激发的光敏剂与周围的氧反应产生活性氧ROS主要是单线态氧 1O来破坏癌细胞

2 A)细胞水平(B)活体水平荧光探针的光动力效果示意图

研究方向3:该方向天然产物如沙棘叶茶和毛建茶,结合系统生物学手段,深入探讨在加工过程中相关酶的变化导致化学成分和药效变化的规律,揭示茶饮加工科学内涵,同时探讨茶叶核心成分对健康和疾病的功效,为开发出既能保持功能性又能够适应当代需求的茶饮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向4:MOF材料制备及其脱硫、电催化及二氧化碳富集方面的应用

基于 MOFs这类新兴多孔材料凝练出主要研究方向:①CO2捕获与富集;② CO2电还原催化;③燃油催化氧化脱硫;④N2O分解催化。

以过氧化多金属氧酸盐为活性组分,磁性纳米粒子修饰的含锆MOFUiO-66UiO-67UiO-68)材料为载体,依据“主-客体适配”原则,制备具有高催化活性、易分离且循环性能佳的催化剂,并对其活性进行测试评价。提出一套有效可行的燃油萃取氧化脱硫条件,为工业生产奠定一定的基础。

CeO2-Co3O4催化剂催化N2O分解研究现状与现有文献中报道对CeMOFs 材料的认识为基础,开展新型多孔中空型Co3O4@CeO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设计和制备,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测试。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